同仁堂醫養IPO:買買買!業績翻盤的秘密武器

2025-01-07 16:35:03 來源: 國際金融報

  “傳承百年,健康共享”。

  近日,擁有350多年歷史的同仁堂600085)集團旗下醫養公司--北京同仁堂醫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仁堂醫養”),再次沖擊港股IPO。

  這家以中醫醫療服務為主打的公司,正以一種“買買買”的姿態,迅速擴張版圖。

  從2022年收購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國藥館開始,到2024年接連拿下鞍山、石家莊、上海等地的多家醫院,同仁堂醫養的擴張步伐可謂是“一路狂奔”。

  這種“買來的業績”不僅讓公司成功扭虧為盈,還讓其在非公立中醫院醫療服務行業中穩坐頭把交椅。然而,這種快速擴張的背后,也隱藏著負債增加和商譽減值等風險。究竟是“買”出了一個光明的未來,還是“買”來了一堆麻煩?

  制圖:佘詩婕

  業績扭虧為盈

  從招股書來看,作為中華老字號,「同仁堂」品牌擁有355年歷史。同仁堂醫養結合「醫」與「養」,以醫療服務主要以中醫為主,專科覆蓋全面,提供現代化、定制化的中醫醫療服務。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按2023年總門診人次及住院人次計,同仁堂醫養是中國非公立中醫院醫療服務行業中最大的中醫院集團,市場份額為1.8%。根據同一數據源,按2023年醫療服務總收入計,公司以0.2%的市場份額在非公立中醫院醫療服務行業中排名第二,該市場規模占同年中國中醫醫療服務行業市場總規模的41.9%。

  與此同時,招股書顯示,公司網絡內醫療機構的總就診人次由2021年的100萬人次增加至2023年的180萬人次,復合年增長率達30.7%;網絡內醫療機構的總就診人次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120萬人次增加至截止2024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210萬人次,復合年增長率達69.8%。

  同仁堂醫養的收入主要來自醫療服務、管理服務及向客戶銷售健康產品及其他產品。其中,醫療服務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占比超過80%。

  2021年—2023年及2024年前九個月(下稱“報告期”),同仁堂醫養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90億、9.11億、11.53億和8.33億元,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815.1萬元、-923.3萬元、4263.4萬元和2659.2萬元,2023年實現扭虧為盈。

  “買”出盈利

  記者發現,同仁堂醫養業績扭虧為盈的背后,似乎與其頻繁“收購”離不開關系。

  將時間拉回至2022年。

  資料顯示,同仁堂醫養、同仁堂養老基金、同仁堂醫療基金合計以2.84億元向朱智彪、潘松琴收購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國藥館各65%的股權,其中同仁堂醫養出資1.91億元取得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國藥館43.74%、47.35%的股權。

  自2022年5月31日起,其財務業績已并入同仁堂醫養的財務報表。

  同仁堂醫養指出,公司在收購三溪堂保健院及其后高效的整合工作,以及劃轉七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舉辦人權益,推動了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九個月的醫療服務毛利率增長。

  與此同時,由于公司收購三溪堂國藥館以及安宮牛黃丸系列產品在獲得浙江省獨家銷售權后銷量大增,公司銷售健康產品及其他產品產生的收入于整個往績記錄期間持續增長。

  或許是因為通過收購迅速改善業績的策略取得了成功,同仁堂醫養在2024年加快了其擴張步伐。

  2024年1月,公司收購了鞍山同仁堂中醫醫院和石家莊同仁堂中醫醫院,并在同月為了拓展其在上海的醫療服務網絡,還收購了上海承志堂。2024年2月,同仁堂醫養繼續擴展,收購了北京同仁堂第二中醫醫院。到了2024年6月,公司通過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收購了上海中和堂60%的股份。

  此外,2024年3月22日及3月25日,公司自同仁堂養老基金、同仁堂醫療基金、同康基金、朱智彪、潘松琴處還額外收購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國藥館各自31.26%和31.25%的股權。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同仁堂醫養已建立分級醫療服務網絡,包括11家自有線下醫療機構及一家互聯網醫院,以及11家線下管理醫療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頻繁的并購活動也導致了公司負債的增加,同仁堂醫養也面臨著商譽減值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商譽分別為2610萬元、18730萬元、16120萬元及26340萬元,商譽迅速攀升,占總資產的比例也相對較高。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三溪堂保健院或三溪堂國藥館等被收購機構的經營狀況惡化,收入和利潤大幅下降,同仁堂醫養需要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一旦確認減值,或將直接影響公司的凈利潤和財務狀況。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0

+1
  • 海得控制
  • 雄韜股份
  • 太辰光
  • 順鈉股份
  • 中恒電氣
  • 華塑科技
  • 海鷗股份
  • 寒武紀
  • 代碼|股票名稱 最新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