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紙頭版內容精華摘要(5月10日)
中國證券報
從人造蛋、人造合成牛奶、人造牛肉到人造蜘蛛絲,“合成生物”這一概念頻繁出現,給我們帶來許多驚喜。
近期,合成生物概念站上風口。回顧五一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合成生物概念多股漲停,節后仍不斷升溫。數據顯示,合成生物指數從4月22日至5月8日,連續10個交易日上漲,5月9日微跌0.14%。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21世紀生命科學領域的顛覆性技術之一,合成生物學應用非常廣泛。近年來,相關政策對合成生物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多個省份加緊布局合成生物產業集群,合成生物行業產業化進程持續提速。但行業火了以后,仍需要冷靜思考。合成生物產業化目前亦面臨著技術研發、知識產權、工業化生產等瓶頸。未來幾年將是國內合成生物公司底層技術突破驗證、轉化落地的關鍵時期。
5月9日,杭州與西安相繼發布樓市新政,全面放松限購政策。業內人士表示,預計二線城市將繼續優化樓市政策。同時,部分熱點城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降低交易稅費等政策預期有望升溫。
5月9日,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優化調整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出七條措施,包括科學編制住房發展規劃、優化住宅用地供應、全面取消住房限購、優化公證搖號銷售、加強住房信貸支持、優化積分落戶政策、推動高品質住宅供應。自《通知》發布之日起在杭州市范圍內購買住房,不再審核購房資格。
杭州貝殼研究院院長上官劍表示,此次全面取消限購,有利于有意愿和有能力的購房者來杭州買房,直接助力主城區新盤銷售;同時,促進本地改善型需求更加積極地釋放,保持主城區新房市場的活躍度。
“我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是自主定價系數會放寬到0.5-1.5,具體細則省協會及地市協會暫未出臺,需要等上級細則。”某大型財險公司支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近日下發的《關于推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擬放寬保險公司新能源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范圍,實施時間原則上不晚于6月1日。業內人士認為,自主定價系數調整后,保險公司自主定價權更大,可以實現更加精準化定價,但這也對保險公司定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比亞迪(002594)財險獲批在全國八個地區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的費率浮動系數的消息也引發熱議。市場期待新能源車企入局車險市場,能夠破解新能源車險“投保貴、投保難”問題。
從“產品出海”躍向“產業出海” 工程機械整機廠海外拓展換打法
今年3月底,中聯重科(000157)6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交付儀式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成為中聯重科突破印尼市場的又一里程碑。在重點國家本地化發展戰略推動下,中聯重科2023年海外業務發展勢頭強勁。據公司2023年年報披露,其海外收入同比增長79.2%,海外重點市場實現有效突破。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因國內地產基建投資下滑、內銷拖累等因素,國內工程機械市場整體表現平平,挖掘機、裝載機總體銷量出現同比下滑,需求較為疲軟。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從目前已披露的2023年年報來看,工程機械整機上市公司在工程機械行業整體遇冷的態勢下展現出較強的韌性,盈利水平逆勢提升,圍繞海外業務的打法升級成為增長秘訣。
上海證券報
無人機行業暗戰變明爭,雙方拉鋸升級。5月9日,縱橫股份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縱橫股份全資子公司成都縱橫大鵬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縱橫無人機”)具備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法定資格與中標資格,不存在違規參與招投標的行為。縱橫股份及其子公司起訴河北雄安遠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遠度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遠度科技”)不正當競爭糾紛的起訴狀,已獲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
縱橫股份此舉是對遠度科技指控的首次正面回應。5月7日中午,遠度科技發布聲明稱,縱橫無人機存在偽造質量檢測報告參與招投標、偽造遠度科技公章等行為,認為縱橫股份行為已涉嫌犯罪。5月7日晚,上交所就有關事項向縱橫股份發出監管工作函。
事實上,同在無人機行業競爭,遠度科技與縱橫股份之間的嫌隙由來已久。早在2020年縱橫股份IPO“備考”期間,遠度科技就曾起訴縱橫股份產品侵犯其五項專利。2021年6月,遠度科技提起上訴的五個案件全部撤訴。
從“交鋒”情況來看,目前雙方仍是各執一詞。在5月7日的聲明中,遠度科技列出了縱橫股份多個“造假”行為,包括偽造質檢報告、偽造遠度科技公章、偽造相關機構聲明等。2023年7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財政局出具的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喀什地區財政局查明,在參加喀什地區林草局2022年中央財政林業改革發展資金(森林草原航空消防)采購項目時,縱橫無人機提供的《質量檢測報告》造假。
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不斷創新是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歡迎更多專精特新企業來上市
5月9日,在港交所與沙特證交所集團合辦的“香港—沙特資本市場論壇”上,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的采訪。
“這周是我履新的第11周,總結起來就一個字——忙。”陳翊庭表示,在資本市場的不同機構和崗位工作了三十多年后,她理解不同周期里各類市場參與者有不同的關注點,港交所將向著更加包容、更加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方向升級與鞏固。在復雜的局勢下,港交所保持韌性顯得格外重要。圍繞投資者、發行人與產品生態圈進行不斷創新,是港交所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陳翊庭表示,中國香港與沙特阿拉伯的關系已由“探索”階段,邁向采取“行動”階段。中東企業來港交所上市,或者中國企業到沙特上市都指日可待。她期待更多內地行業龍頭及專精特新企業赴港上市。
5月9日,深交所為認真落實新“國九條”精神,聚焦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功能,舉辦第十五期“創享薈”活動,邀請浙能集團、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浙江省國貿集團、浙江省交通集團、物產中大(600704)集團、三花智控(002050)、海康威視(002415)、華東醫藥(000963)、榮盛石化(002493)等企業代表,華泰聯合證券、環球律師事務所等機構代表,在杭州共話并購重組,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活動圍繞并購重組現狀和趨勢、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民營龍頭強鏈補鏈、并購重組支付工具、中介機構責任、跨境并購風險點等主題進行深度交流。發言嘉賓從多方面闡述了對并購重組市場功能作用的觀點看法,分享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運用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做優做強的案例經驗,并就存在的難點和共性問題展開討論。 與會代表認為,并購重組是促進國民經濟結構優化調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必然選擇。持續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積極發揮資本市場資源優化配置功能,有助于更好服務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國企改革等國家戰略實施,支持國企專業化整合和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5月以來,4只基金公告清盤,另有超20只基金發布清盤預警公告。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公募基金產品超過1.1萬只,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不少基金業績不佳、規模較小,在監管部門推動下,疊加市場競爭逐步激烈,接下來還會有一些基金產品退出市場。
過去一年多時間,公募基金產品端持續調整。2023年,共有260只基金清盤,創下近5年新高。今年以來,截至5月9日,清盤基金數量超70只。從原因看,主要是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
證券時報
5月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前印發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獲得各方廣泛關注、反響很好,不少地區還細化出臺了本地區的落實舉措。
4月26日,商務部公開發布了《細則》。《細則》明確,將分情況對個人消費者報廢舊車并購入新車給予7000元或1萬元的補貼。
何亞東指出,政策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首先是注重統籌兼顧。即堅持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一體推進,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報廢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支持汽車置換更新。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浙江、江西、湖北、重慶、河南、吉林等多地已出臺汽車以舊換新的相關方案和實施細則。
自《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發布近一個月來,資本市場各項改革舉措蹄疾步穩推進,“1+N”政策體系逐步落地,涉及發行上市準入關、上市公司持續監管、退市改革等多個方面。
當前,圍繞“強監管、防風險、推動高質量發展”,監管部門還在著力研究制定促進資本市場長遠發展的改革舉措。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指出,我國資本市場正在經歷一場以扎實基本制度、提升法治化水平為核心的“提質”改革,要以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目標,鞏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根基,后續改革舉措值得期待。
以4月12日為起點,資本市場掀起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改革序幕。新“國九條”的發布,是此輪改革政策體系中的“1”,分階段提出了未來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發展目標,從投資者保護、上市公司質量、行業機構發展、監管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等方面,勾畫了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藍圖,既有短期問題的針對性解決方案,也有中長期問題的改革理念,意在加快建設安全、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出海,正成為上市公司挖掘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突破口。越來越多公司布局海外市場,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統計,2023年,A股公司海外業務的營收近10萬億元、毛利潤達到近1.5萬億元、毛利率超15%。與10年前相比,上市公司出海取得豐碩成果,5大行業海外業務占比大幅度提升。
上市公司作為行業中的佼佼者,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的主力軍,也是出海的排頭兵。剛剛披露完畢的2023年年報數據,展現出上市公司近一年“走出去”的成果。
“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4月底,國務院國資委與中央企業負責人簽訂2024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對央企來說,進入二季度,也意味著完成上半年經營任務步入沖刺階段。
近期,隨著一季度生產經營“成績單”陸續出爐,中央企業集團層面積極部署謀劃、全力以赴實現“雙過半”。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深入推進降本提質增效工作被擺在突出位置,對比以往,治虧扭虧、向新興領域業務要效益的受重視程度明顯提升。
同時,近期國務院國資委再次強調中央企業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投資力度。記者從多家企業了解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已經在不少企業內部落地,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有望保持高速。
證券日報
5月9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4,比3月份上升0.1點,連續2個月回升,雖然仍處在景氣臨界值100以下,但高于2022年同期和2023年同期水平。其中,分行業指數5升1平2降,分項指數3升3平2降。
中小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彬表示,今年前4個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總體呈現上升態勢,除2月份微降0.1點外,1月份、3月份和4月份指數分別上升0.1點到0.2點,經濟實現良好開局,中小企業總體在持續恢復。特別是4月份,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達到2023年9月份以來的新高。與以往指數上升主要是靠工業上升帶動不同,4月份指數的上升主要是服務業恢復帶動的,說明服務業的恢復正在成為拉動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回升的重要因素。
具體來看,4月份,中小企業生產持續恢復,開工率繼續上升。對樣本企業開工率調查顯示,4月份,完全開工的企業占54.3%,比3月份大幅上升6.8個百分點;開工率在75%至100%之間的占12.2%,上升0.8個百分點;開工率在50%至75%之間的占15.0%,下降2.7個百分點;開工率小于50%的占11.3%,下降3.8個百分點;未開工的占7.3%,下降0.9個百分點。
馬彬稱,4月份,開工率達到75%以上的企業占比接近七成,較往年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中小企業生產持續恢復,開工率繼續上升。
“以舊換新”消費機遇之下,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出招,推出面向各類消費場景的消費貸、信用卡分期利率優惠、信用卡支付滿減等金融產品和服務。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用于購置汽車、家電、家裝、消費電子等大眾消費品的消費貸產品,是各大商業銀行發力的重點。為爭搶市場份額,這類消費貸產品大多在貸款額度、貸款期限、貸款利率、放款時間等方面的設置上具備吸引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銀行推出各種以舊換新貸款產品和優惠措施,一是有助于激發消費需求,推動消費升級。“以舊換新”政策是居民消費提質升級的新引擎,有助于推動我國消費市場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二是帶動相關實體產業發展。“以舊換新”政策帶動家電、汽車、電子產品等領域的市場需求,實體企業將更有動力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從而形成供給端和需求端的良性循環。三是促進金融市場創新。銀行可以進一步探索多元化金融產品,不斷豐富消費信貸產品體系,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今年“618”年中大促的序幕逐漸拉開,取消預售成為傳統電商平臺做出的一大重要調整。
據京東黑板報5月8日消息,今年京東“618”將于5月31日晚8點全面開啟,進行現貨售賣。淘天集團也于5月6日宣布,今年天貓“618”取消官方預售,改為直接售賣模式。
“天貓、京東的舉措,反映了消費者對于簡單、直接購物體驗的偏好,以及對預售模式潛在問題的擔憂。”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電商平臺正在不斷探索和創新銷售模式,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保持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約60城已階段性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 有銀行甚至表示最低可降至3.1%
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階段性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的行列。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河北省分行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河北唐山、秦皇島、廊坊三市政府決定階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自2024年5月7日起實施。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3年以來約有60個城市宣布階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特別是今年4月份以來,相關消息更是頻傳。那么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的城市利率最低可降至多少?日前,《證券日報》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咨詢了多個地區的銀行,有銀行甚至稱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降至3.1%。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市場表現來看,4月份以來,多地階段性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市場活躍度提升,但因為當前居民收入預期不穩、房價下跌預期仍存,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依舊面臨調整壓力,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的政策效果尚不明顯,政策效果還有待觀察。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國常會最新部署 落實好政策措施
- 再爆天量!A股盤中成交超2萬億元,這些資金還在跑步入場
- 3萬億元!再創新高,投資者通過ETF火速“上車”
- 中報季結束后近1700家上市公司被調研 機構“瞄準”景氣行業
- 樓市重磅!廣州全面取消限購
- 中資券商股集體走強 多舉措提振資本市場 行業并購重組持續加速推進
- 機構策略:反彈是主基調 結構更加精彩
- A股股票回購一覽:8家公司披露回購進展
- 233家公司獲機構調研(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