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紙頭版內容精華摘要(12月04日)
中國證券報
新發爆品和限購潮齊現 債基“走俏”成新發“主力軍”
數據統計,11月共有50余只債基產品宣告成立,累計發行份額超過900億份,占當月新發基金總額的比重超過80%,創今年以來月度新高。
11月,債券型基金出現走俏跡象。在新發基金市場整體平淡之際,債基爆款產品頻現,更有中小基金公司借道債基實現公司管理規模的近翻倍式增長。當月全市場債基新發數量和規模均創今年以來月度新高。與此同時,存量債基亦掀起限購熱潮,11月超百只債券型基金發布“限購令”,有債基甚至直接“閉門謝客”。另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上報債基產品。
回購焦慮刺痛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神經 國資背景資金“明股實債”悄然走紅
一紙回購協議,讓投資人炮轟、創業者自我懷疑等戲碼輪流上演。“對賭”,成為今年以來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繞不開的話題之一,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這一現象和今年特殊的經濟和市場環境密不可分。與此同時,國資背景資金的迅速崛起,也是“對賭”,或者回購協議增多的重要推手。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了解到,國資背景的管理人確實普遍有資金保本訴求,并會簽署回購協議,但他們追求產業落地等多重投資目標的方式并非是倒逼創業者,“明股實債”的回購模式正在許多政府引導基金和上市公司之間悄然“走紅”。
從本質上來看,回購協議是基于博弈的一種市場化的商業行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此同時,業內人士表示,需要謹防“對賭”機制的濫用,同時也需要關注到,觸發回購條款事件增多和退出環境有關,針對創業公司的退出方式有待多元化。
年末熱點城市密集招拍掛土地
臨近年末,成都、蘇州、北京等熱點城市密集招拍掛土地,成交整體分化明顯。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新增土地使用權,房企拿地積極性有所提升。從布局區域看,企業熱衷于在長三角拿地。
11月30日,成都迎來取消限價后的第二場土拍,7宗拍賣土地中,天府新區麓湖板塊43.7畝住兼商用地憑借優質的區域條件以及地塊屬性引得多家企業爭搶。雙流3宗地塊、青白江1宗地塊均由地方國企底價成交,溫江兩宗地塊因故終止。
11月29日,蘇州第八批次集中供地完成出讓,6宗涉宅地分別位于吳中區(3宗)、工業園區(2宗)、相城區(1宗),總出讓面積約28.6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40.66萬平方米,最終6宗宅地以1宗溢價、5宗底價成交,攬金約75億元。此次是蘇州取消土地限價后的首場土拍,土拍結果分化明顯。從拿地房企來看,依然多數為地方國企,且大多延續了聯合拿地的模式。
上海證監局聯合上海金融法院 發布十件涉私募基金典型案例
12月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上海證監局獲悉,為學習、宣傳、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促進私募基金行業規范運作、健康發展,并發揮其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上海證監局、上海金融法院聯合選編了十件涉私募基金典型案例向社會各界發布,希望進一步引導私募行業合法合規經營,維護資本市場秩序,更好落實相關規定精神,統籌發展與安全,將規范監管和尊重市場規律相結合,促進私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其中,上海證監局發布了近年來稽查或行政處罰的典型行政違法案例五件,上海金融法院發布了近年來審理的典型私募基金案例五件。
從上海證監局發布的相關典型案例來看,主要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雙管齊下嚴格追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責任人員違法責任。記者了解到,上海證監局本次發布的相關案例涉及1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12名相關責任人員,其中包含某榮系、某安系涉“系”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責任人員。據悉,自2014年《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實施以來,上海證監局共對2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立案調查,特別是對5起涉“系”機構的嚴重違規行為進行處罰,有效促進了行業生態凈化并持續向好。
二是堅決糾正募集、投資、管理等核心業務環節違規行為。相關案例涉及從事損害基金財產和投資者利益的投資活動、挪用基金資產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也涉及適當性管理、信息披露、材料保存、信息報送等業務環節相關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積極發揮行政手段在規范市場秩序中的作用,同時加強司法協作。相關案例為投資者得到救濟提供助力;個案探索犯罪線索和行政違法線索“雙向移送”,加強案件查辦中行政調查與刑事司法部門統一部署、緊密協作;推進涉眾、涉“系”案件的行政處罰工作,進一步妥善化解私募基金風險。
上海證券報
基金年末規模沖刺戰開打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大多數基金公司來說,管理規模是年度重要的考核指標,并且管理規模越大意味著公司收入越多。但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載體,公募基金應著眼于長期,拋棄唯規模論,更多地從投資者角度出發,做長期正確的事情
臨近年底,公募年末規模沖刺戰如期上演。11月新基金發行規模超過1300億元,創下今年4月以來月度新高,以穩健收益為目標的債券型基金在其中扮演主角。與此同時,ETF也成為推動規模增長的利器。此外,當前有超百只基金正在或即將發行,多家基金公司更是派出旗下明星基金經理,為年末規模戰造勢。
多家機構2024年資產配置策略:“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展望2024年,多家機構給出了最新的資產配置策略。在他們看來,資產配置應遵循“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理念,通過平滑單一資產的波動,投資者更容易享受到時間帶來的復利
2023年已進入最后一個月,回顧這一年,AI產業趨勢驅動發達經濟體股市走強,同時在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下,黃金價格不斷上漲。從大類資產表現來看,發達經濟體股市、黃金表現突出。站在當前時點展望2024年,多家機構給出了最新的資產配置策略。在他們看來,資產配置應遵循“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理念,通過平滑單一資產的波動,投資者更容易享受到時間帶來的復利。
看好年末行情 超九成私募倉位高企
今年最后一個月悄然而至,私募對于后市的樂觀預期不斷升溫。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超九成私募倉位在五成以上。另外,知名百億級私募林園投資于日前發布公告稱,10月16日以來的自購份額永不贖回,以表達對市場的信心。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濟穩步復蘇等積極因素不斷累積的背景下,A股有望企穩并走出結構性行情,消費電子、半導體、人工智能等前期經過充分回調的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前十一個月業績出爐 債券基金普遍實現正收益
債券基金整體表現良好。截至11月30日,中長期純債基金和短期純債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回報分別為3%和2.8%
2023年僅剩最后一個月,在前十一個月中,受A股震蕩調整影響,權益類基金表現欠佳,而債券基金普遍上漲,成為廣大投資者青睞的“避風港”。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來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回報分別為-9.50%和-11.34%。在含權益資產的公募產品中,除了QDII、量化等少數產品,其他產品或多或少都出現了虧損。
與權益類產品形成鮮明反差,債券類基金整體表現良好。截至11月30日,中長期純債基金和短期純債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回報分別為3%和2.8%,混合債券一級基金平均回報為2.21%,含部分權益倉位的二級債基平均回報雖然只有0.07%,但仍然保持了正收益。
證券時報
用好“橋梁”優勢聯通跨境資金 多家外資銀行堅定看好中國市場
與“走出去”的中資企業雙向奔赴、用海外發行人聽得懂的語言講好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故事、平移“橋梁”優勢協助國內零售客戶配置全球資產……受益于中國金融領域的持續開放,資產份額占銀行業比重不足1%的外資銀行發揮了遠超其市場規模的連接作用。
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從多家外資銀行處了解到,他們依舊堅定看好中國市場中長期發展前景,同時,他們正在用真金白銀投票,兌現“看好”。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下一步如何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必須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完善黨管金融的體制機制,切實把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金融治理效能。
短債基金大增3000億 成今年規模沖刺主力
年末時點臨近,基金規模沖刺戰再次打響,短債基金作為沖刺主力再次開啟了密集發行。
據數據統計,截至12月3日,僅近一個月以來,全市場就有約30只短債基金開始發行。拉長時間來看,在權益基金遇冷,債市也歷經近兩個月調整后,定位于“貨幣+”的短債基金無疑是今年基金規模上量的主力,年內規模增長超3000億元。
據數據統計,截至12月3日,全市場一共有769只(不同份額分開計算)短期純債型基金,合計規模9173.21億元,相比年初的6144.75億元增長了3028.46億元,增幅近50%。其中,多位明星債券基金經理憑借較好的業績和回撤控制,獲得了資金青睞,管理規模在經歷了三季度的規模大漲后仍然持續攀升。
阿里網絡存續分立 多家上市公司股份被一致行動人承繼
繼圓通速遞(600233)、美凱龍(601828)、麗人麗妝(605136)后,又有多家公司官宣阿里網絡因存續分立向一致行動人協議轉讓股份。
12月3日晚間,美年健康(002044)、居然之家(000785)、千方科技(002373)、分眾傳媒(002027)齊發公告,鑒于阿里網絡實施存續分立,新設立的主體杭州灝月將以協議受讓方式承繼阿里網絡所持前述上市公司的股份。
根據公告,阿里網絡為突出主業、非主業業務獨立發展,分立為阿里網絡(存續公司)和新設公司杭州灝月、傳濱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傳航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企查查顯示,杭州灝月設立于今年10月24日,經營范圍為企業管理、企業管理咨詢、信息咨詢服務等,其股東結構與阿里網絡完全相同,均由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以57.6%的持股比例控股。
需要關注的是,本次存續分立及股權轉讓并不影響在上市公司的整體權益,分立后存續公司及各新設公司的股東及持股比例情況將與此前阿里網絡一致。
證券日報
鏈博會觀察:“三鏈同構” 提升綠色農業發展韌性
12月2日,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閉幕。綠色農業鏈是本屆鏈博會的五大鏈條之一。
在以“共促綠色發展,共創農業未來”為主題的鏈博會綠色農業專題論壇上,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副主任宋聚國指出,2001年至2022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額從279億美元增至3343億美元,年均增長12.6%;農產品出口額年均增長9.1%,進口額年均增長15.4%。
通過鏈博會,各參展企業全面展示了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三鏈同構”下,實現可持續經營、綠色低碳、數字化轉型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堅持重典嚴刑 讓資本市場監管執法“長牙帶刺”
剛剛進入12月份,就有兩家A股公司發布了被立案調查的相關公告。12月1日,*ST左江(300799)公告稱,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次日,羅欣藥業(002793)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因涉嫌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從今年證監會立案調查和處罰情況來看,資本市場強監管嚴監管信號持續釋放。
首先,立案調查數量明顯增加。據同花順(300033)iF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月3日,今年以來,141家上市公司(含已退市公司)發布147份公司及相關方被立案調查的公告,同比增長47%。
其次,立案調查原因更加豐富,嚴監管覆蓋面擴大。除了傳統的信披違法、操縱市場、內幕交易以及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等,今年的立案調查原因中,罕見地出現“涉嫌擅自改變募集資金用途”。實際上,根據新證券法規定,發行人擅自改變募資用途,最高處以500萬元罰款,直接責任人員最高處以100萬元罰款。
險資版ABS數量和規模均創新高 持續增長趨勢有望延續
11月30日,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有限公司集中發布了5個保險資產支持計劃登記信息。至此,今年前11個月,險資版ABS登記數量達76只,總規模達3814.5億元,數量和規模皆創新高。
業內人士認為,宏觀經濟發展、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增加等多因素共同促成險資版ABS爆發式增長。險資版ABS既是險資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也是險資重要的投資領域,未來,快速增長趨勢還有望延續。
基金經理“閃離” “留守”投資者叫苦 去留之間如何踐行長期投資共識
“我還被‘關’在基金封閉期里,管理產品的基金經理卻‘半道下車’了,可我認購封閉式基金就是出于對明星基金經理的信任”。近年來,基金經理在募集期、封閉期及產品成立不久(即基金運作的關鍵期)便“閃離”的現象頻現,引發“留守”基民不滿,甚至直接影響到“長期穩健投資是最佳理財策略”的行業共識。
對于“閃離”現象,基金經理自稱有苦衷,“基金經理只是職場打工人,很想把業績做好,那些無法向投資者公開解釋的原因,往往才是主動離職的導火索。”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國常會最新部署 落實好政策措施
- 銀證轉賬被指緩速券商反饋:轉賬狀態為已報的將日終調整
- 再爆天量!A股盤中成交超2萬億元,這些資金還在跑步入場
- 中報季結束后近1700家上市公司被調研 機構“瞄準”景氣行業
- 樓市重磅!廣州全面取消限購
- 中資券商股集體走強 多舉措提振資本市場 行業并購重組持續加速推進
- 機構策略:反彈是主基調 結構更加精彩
- A股股票回購一覽:8家公司披露回購進展
- 233家公司獲機構調研(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