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活水”入場 機構建言緊抓A股反彈機遇
在美聯儲加息等外圍風險緩釋、市場對“穩增長”預期進一步升溫以及北向資金迅速“回歸”助力下,上周A股市場三大股指集體實現上漲。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積極因素陸續出現、悲觀情緒逐步改善,市場已進入修復窗口。配置上建議短期以成長為主線,中期關注消費板塊,考慮到7月開始中報披露漸入高峰,堅持以業績為綱展開布局也是值得關注的策略。
● 本報記者 胡雨
風險偏好企穩
從上周市場整體表現看,數據顯示,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周分別上漲1.30%、4.75%、5.93%,創業板指周漲幅創出7個多月以來新高。市場交易方面,6月14日至16日,A股全市場交易規模連續3個交易日維持在萬億元以上,北向資金在6月16日以105.46億元的單日凈流入規模創出4個多月以來新高。
“上周A股反彈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企穩。一方面,近期央行下調部分政策利率釋放偏積極信號;另一方面,部分事件性因素影響下,內外因素共同支撐近期A股反彈。”中金公司(601995)研究部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表示,對2023年下半年A股市場持中性偏積極看法,指數相比當前位置仍具備一定上行空間。
政策層面,上周五召開的國常會指出,針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進一步提振市場對“穩增長”等支持性政策出臺的預期。在中信建投(601066)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看來,本輪市場已具備底部確認條件,預計前期降息與新能源汽車政策落地后,后續一系列擴內需、振產業、降成本和穩地產政策將陸續出臺,未來一個階段有望迎來今年A股最佳投資機會。
對于包括北向資金在內的增量資金流入,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認為,隨著人民幣匯率壓力緩解、地緣風險有所緩和,外資仍將繼續流入;此外,險資也成為當前市場重要的配置增量,疊加兩融資金近期也出現成交回暖跡象,增量資金的回暖將驅動行情修復存在持續性。隨著各類積極因素陸續出現、悲觀情緒逐步改善,市場已進入風險偏好回暖驅動的修復窗口。
短期布局成長 中期關注消費
就后市布局而言,李求索建議短期以成長為主線,中期則看好消費板塊。行業配置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順應新技術、新產業(300832)、新趨勢的偏成長領域,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等科技成長賽道,下半年半導體產業鏈有望具備周期反轉與技術共振的機會;二是供給格局改善、具備較大業績彈性的領域,例如白酒、白色家電、珠寶首飾、電網設備和航海裝備等;三是股息率高且具備優質現金流的領域,低估值國央企在政策催化下仍有修復空間。”
立足當前時間窗口,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認為,隨著7月開始中報披露漸入高峰,業績的重要性將逐步提升,建議繼續堅持以業績為綱,降低交易頻次,繼續堅守科技和能源資源安全領域中有政策催化或業績優勢的品種。包括運營商、信創、AI芯片、服務器、光模塊、半導體設備等,并從盈利彈性的角度關注儲能、充電樁、電力裝備、火電等品種。
市場期待的“穩增長”政策落地后,哪些領域更有布局價值?西部證券(002673)首席策略分析師易斌表示,政策出臺后,股市往往不會立刻做出反應,但在政策帶動經濟復蘇后,順周期行業和消費行業往往受益。就今年而言,當前配置順周期與“中特估”正當時,看好地產后周期的家電、建材、輕工等行業,與經濟修復相關度較高的汽車(含新能源車)、食品飲料、交運,有望持續受益于“中特估”政策推進的資源型行業央國企龍頭,以及醫藥中消費屬性較強的中藥、藥房、消費醫療、醫療器械等細分領域。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機構舉報游資”?傳聞求證:不實
- 國家統計局: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主要經濟指標回升明顯
- 寧德時代自研機器人并接觸多家外部公司
- 機構論市:AI催化下影視、游戲板塊或迎業績+估值雙重修復
- 鮑威爾放鷹:美聯儲無需急于降息!
- 中信證券:資產保值增值為股市客戶核心痛點 高客與大眾需求明顯分化
- 騰訊推出AI搜索ima 機構看好科技產業圍繞AI展開(附概念股)
- 11月15日盤前停復牌匯總
- 大模型祛魅 AI應用時代腳步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