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紙頭版內容精華摘要(1月31日)
中國證券報
1月30日(正月初九)下午,記者走訪北京國華商場時發現,當天是工作日,雖然賣場沒有熙熙攘攘的景象,但仍有消費者在挑選兔年生肖系列金飾、投資金條等。
實際上,步入2023年以來,國際金價穩步攀升,1月26日(正月初五)創下2022年4月下旬以來高點,讓多頭投資者在“迎財神”當日賺得盆滿缽盈。
針對黃金市場越漲越買現象,業內人士表示,市場階段性銷售火爆,可能是受到旺季效應提振。從長遠角度來看,反映了投資者對未來金價表現持樂觀態度。
德才股份(605287)近日表示,2022年新簽項目金額為100.86億元,同比增長47.1%。其中,新簽老舊小區改造類項目金額約為7.75億元,同比增長26.21%;新簽歷史風貌建筑保護修繕類項目金額約為7.11億元,同比增長416.92%,新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金額約為20.55億元,同比增長144.83%。作為公司著力開拓的新城建類項目,上述三類項目約占新簽項目總金額35.1%。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建筑裝飾行業承壓前行。而德才股份大量訂單在手,為業績持續上揚奠定了基礎。
光伏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普遍預喜。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19時,35家光伏產業鏈公司披露了2022年業績預告。其中,22家預增,6家扭虧,3家預減,2家首虧,1家增虧,1家略增。從產業鏈不同環節看,硅料企業盈利繼續領跑,輔材、設備環節企業出現分化。業內人士表示,伴隨硅料迎來降價周期,光伏產業鏈利潤將再分配,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相關企業有望受益。
新春伊始,上海、江蘇、遼寧、浙江、安徽等地接連發布重磅文件,制定一系列措施支持經濟發展。此外,不少地方召開“新春第一會”,部署新一年經濟工作。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各地的政策措施中,不乏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相關舉措,加強信貸投放、聚焦重點領域、運用多種政策工具等成為高頻詞。
上海證券報
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實現強勁復蘇 “投資中國不是備選項,而是必選項”
“我們對中國市場有著長遠的信心,投資中國不是備選項,而是必選項!比疸y中國區總裁及瑞銀證券董事長錢于軍近日表示。
2023年開年近一個月,中國資產漲勢如虹,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A股、港股攜手上揚。在此過程中,外資扮演了重要角色。北向資金買入A股超千億元,刷新歷年紀錄。與此同時,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國際金融巨頭也在新的一年紛至沓來,積極推進在華布局展業。
海外投資者紛紛押注中國資產,其背后是對中國經濟實現強勁復蘇的信心。在對2023年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測中,多數外資機構一致認為,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將釋放消費潛力,中國經濟將在2023年率先復蘇,人民幣資產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近期,上市公司2022年度業績預告密集發布,儲能行業高增長勢頭讓人眼前一亮。據記者統計,已披露業績預告的儲能公司凈利潤增速幾乎均超100%。EVTank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出貨量占全球的69%。A股上市公司正暢享全球儲能增長的盛宴。
去年11月以來,港股走出一輪凌厲的反彈行情。在此過程中,持續南下抄底的內資起到了較強的推動作用。根據最新披露的基金2022年四季報,公募基金去年四季度對港股進行了明顯加倉,騰訊控股重新成為公募基金的港股第一大重倉股。
國家發展改革委密集釋放信號 政策組合發力推動投資跑出“加速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持續釋放信號:今年將以高效有力舉措推動投資跑出“加速度”。提前批次地方專項債有望加快發行使用,市場預測今年專項債將繼續擴容。
證券時報
1月30日晚間,藥明康德(603259)公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393.55億元,同比增長約71.84%;預計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8.14億元,同比增長72.91%;扣非凈利潤約82.6億元,同比增長約103.27%。
1月29日,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準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商品名稱:民得維,代號:VV116)上市。這是君實生物控股子公司參與研發的國產新冠口服藥,是由上海旺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申報的1類創新藥。
9萬億股份行再獲當地國資增持!去年凈利潤增超10%,2023年要怎么干
1月30日晚間,興業銀行公告稱,福建投資集團及其子公司自2022年1月1日以來在二級市場已累計增持該行約3.11億股,合并持股比例增至3.01%,晉升第五大股東。
與此同時,大股東福建省財政廳完成既定增持計劃,于2022年7月下旬至今累計增持近4000萬股興業銀行股份,耗資超7億元。
此番增持后,該行前五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由2021年末的49.55%微升至49.75%,股權更趨集中。
同日,興業銀行發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去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223.7億元,同比增長0.5%,全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0.5%至913.8億元。
罕見!股、債、非美貨幣匯兌同時負回報 香港外匯基金去年巨虧2024億港元
1月3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公布外匯基金截至2022年12月底未經審計的財務狀況。數據顯示,2022年香港外匯基金投資虧損達到2024億港元,投資回報率為-4.4%,是除了2008年以外投資回報率最差的一年。
證券日報
近2500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業績預告 新能源和醫藥行業駛入增長快車道
據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21時30分,A股共有249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有1014家業績預喜,預喜率達40.69%。其中,129家上市公司業績預計略增,213家預計業績扭虧,27家預計業績續盈,645家業績預增。
數字人民幣成春節檔支付“新風尚” 有平臺交易金額同比增長12倍
數字人民幣正成為多地市民購物支付的“新風尚”。
京東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京東用戶使用數字人民幣交易金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2倍。同日,美團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數據顯示,1月21日至1月27日,平臺上數字人民幣交易金額較上年春節期間增長超過6倍。
同時,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消費者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的頻率正在提高,春節發紅包這一中國傳統習俗正成為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之一。
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比亞迪2022年凈利潤預計同比增超四倍
1月30日晚間,比亞迪(002594)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預計去年營業收入突破420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60億元至170億元,同比增長425.42%至458.26%;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51億元至163億元,同比增長1103.55%至1199.20%;實現基本每股收益5.50元至5.84元。
超700只公募基金年內收益率超10% 計算機、電子等科技成長類基金業績領先
截至1月30日收盤,2023年年內,上證綜指累計上漲5.83%,深證成指累計上漲9.82%,創業板指累計上漲11.38%。受指數持續上揚影響,權益類基金凈值也明顯回血,代表科技賽道的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概念基金成為佼佼者,開年以來收獲了可觀的超額收益,年內最高收益率已超16%,賺錢效應明顯。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國常會最新部署 落實好政策措施
- 銀證轉賬被指緩速券商反饋:轉賬狀態為已報的將日終調整
- 再爆天量!A股盤中成交超2萬億元,這些資金還在跑步入場
- 漲停復盤:2.6萬億成交額創新高! “牛市旗手”全線漲停 滬指單日漲近250點
- 樓市重磅!廣州全面取消限購
- 機構論市:積極做多 順勢而為
- 中報季結束后近1700家上市公司被調研 機構“瞄準”景氣行業
- 中資券商股集體走強 多舉措提振資本市場 行業并購重組持續加速推進
- 機構策略:反彈是主基調 結構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