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頻頻“開口說話”啟迪了我們什么

2023-01-19 03:29:24 來源: 證券日報

  馬方業

  新年以來,以北向資金為代表的外資頻頻“開口說話”,而且聲音越來越大。這與去年其平平淡淡的流入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權威數據顯示,北向資金2022年全年凈流入900億元。然而,2023年開市以來,僅僅用了8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就凈流入了500億元,占比相當于去年全年的一半有余。隨著北向資金近日兇猛涌入,股市上誕生了一個新紀錄:1月份的短短十幾個交易日,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額竟然高達938.81億元,迅速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額。那么,北向資金作為“聰明資金”,近期大幅度凈流入A股市場對投資者有什么啟迪?

  首先,北向資金作為中國A股市場上的重要參與者,其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的總判斷沒有改變。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達到121萬億元,這是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之后,再次躍上新臺階。全年經濟增速達到3%。經濟增速快于多數主要經濟體。同時,我國仍然位居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全部工業增加值和制造業增加值均居世界首位,外匯儲備余額穩居世界第一。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的復雜局面下,面對諸多超預期因素沖擊,能夠交出這樣的成績單殊為不易。中國經濟展現出了自己的強大韌性。

  對于新一年的中國經濟走勢,也是在1月17日這一天,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上發表特別致辭時向世人說,經過努力,2023年中國經濟將實現整體性好轉,增速達到正常水平;預計今年進口會明顯增加,企業會加大投資力度,居民消費會回歸常態。可以說,這是在向世界傳遞信心與力量。

  作為鉚足干勁“拼經濟”的2023年,雖然經濟仍然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但是相對于美國的滯脹與歐洲的衰退而言,中國經濟實質上是在筑底,在爬坡,在向好。

  其次,以北向資金為代表的“聰明資金”的先知先覺能力依然強大。眾所周知,北向資金被很多投資者稱之為A股市場上的資金“風向標”,因此,它在市場上的一舉一動常常成為市場的焦點,被人重視。縱觀A股市場,歷次出現大底之時,以北向資金、QFII資金等為代表的“聰明資金”基本上能先知先覺提前入場,并最終獲得較為豐厚的業績回報。而反觀我們不少的機構,卻往往習慣于跟隨別人,做后知后覺者。一先一后,亮出的是投資水平與投資能力上的巨大差異。

  對于國內各類機構來說,不管挑戰多大,也應該盡快向“聰明資金”看齊,培養先知先覺能力。

  最后,以北向資金為代表的“聰明資金”一旦認為機遇來臨,拿出的肯定是高舉高打又動如脫兔的氣勢。“靜若處子,動如脫兔”,這句話源自《孫子.九地》,一般是指軍隊未行動時,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沉靜、持重,一旦行動起來就像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迅速。它被人們演繹出了更多不同的意思,但筆者認為還是形容冷靜分析、隨機應變能力更恰當一些。“靜若處子”是判斷力和冷靜思考的綜合,而“動如脫兔”則考驗了快速決斷能力和執行力。

  農歷“虎”年還未結束,“兔”年還要等幾日才“上班”。但北向資金卻提前以“動如脫兔”的氣勢大舉加倉A股,充分顯示出外資對中國資本市場后勢積極看好的鮮明態度,以及做多、加倉中國資產的智慧、勇氣,值得我們國內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認真反思與學習。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0

+1
  • 通達動力
  • 宏達高科
  • 泰永長征
  • 恒久科技
  • 億利達
  • 隆基機械
  • 遠望谷
  • 湘財股份
  • 代碼|股票名稱 最新 漲跌幅